《圣水觉醒》历史背景资料:关于华家池
华家池历史沿革与现状
概况
华家池(Huajiachi Lake)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东部、庆春门外,地处亚热带气候区。旧时水域面积达0.066平方公里,现有水面84亩,水深2米。这片水域最早可追溯至明代,原为明代华兴祖所有,因此得名。华家池环境优美,以其秀丽的风光闻名,是一处不收取门票的公共景观。
历史变迁
华家池的演变历程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。1934年,浙江大学农学院从笕桥迁至此地,当年就建成了一座五层高的农学馆,在当时的杭州堪称高层建筑。1937年夏,随着抗日战争爆发,农学院被迫内迁贵州湄潭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,当学校从湄潭迁回杭州时,发现原址已遭到毁灭性破坏,昔日秀丽的华家池满目疮痍,屹立的校舍不复存在,校园一片废墟。
在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,学校从1946年春开始在华家池南面重建校园。1978年后,新校舍不断增多,同时加强环境建设,在池边筑石坎,沿岸植树种草,叠假山,筑水榭,建阁亭,置坐椅,添景增绿。至上世纪80年代,华家池已发展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中环境最优美的校园之一。
碑文
华家池边上的碑文记载: "华家池,华池之名,始于明初,有华姓者居于此而得名。1934年春,浙江大学农学院自笕桥迁此建院。一九三七年夏,抗日战争爆发,农学院内迁贵州湄潭。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回迁,校舍全毁。一九四六年始,于池周筑石坎,添景增绿。今水面计八十四亩,水深均二米。校园环绕华家池,环境优美,风景宜人诚学府中罕有。"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立
景观特色
华家池四周景色宜人,被誉为"小西湖"。池畔花团锦簇,绿树成荫,四周精心布置了多个景点:小孤山巍然耸立,小三潭印月波光粼粼,小平湖秋月如诗如画,小苏堤蜿蜒曲折。这些景点的命名和布局都模仿西湖景观,但又自成一格,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景致。1993年,华家池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"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"称号,并被《国家人文地理》评选为中国高校66个最美的地方之一。
校园建筑
围绕华家池建设的校园建筑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内涵。主要建筑包括神农馆、后稷馆、嫘祖馆三座教学办公楼,它们的命名源自中国古代神农教民耕作、后稷教民稼穑、嫘祖教民育蚕的典故,寓意"不忘以农为本"的办学理念。西斋作为图书馆,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的殿堂。华1至华4斋则是学生宿舍,见证了无数青年学子的成长历程。这些建筑不仅是教学和生活设施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近期发展
2007年,华家池校区开始了整体搬迁计划,但注重保护核心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。2013年9月,该地区部分地块进行拍卖,分别由绿地、世茂、滨江三家企业竞得,但核心景观区域得到保留,计划形成以华家池为核心的城市公园。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水域,不仅是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,更是见证了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。




